用Perl制作CGI - 第1天

作者:Colin Ferm 98/11/25

第二页 基本规则

应该知道什么?这很简单。只要遵守一些基本规则:

规则1:总把这句话放在Perl脚本的第一行:

#!/usr/local/bin/perl

这句话告诉服务器它要运行的是Perl而不是尖酸的俄
语。服务器喜欢Perl,只需要知道它是什么就行了。
所以不要忘了以这行开始。否则你会花费几个小时寻
找脚本中的语法错误,最终却发现迷失了最重要的东
西。

规则2:每行末尾加分号。如果没放,脚本将无法运
行。

规则3:尽量加注释。注释行以“#”开始,但除了
规则1说的那句话。下面是一个注释的例子:

# In the following code, I'm going to create a variable that contains

# the info that will go into a log. But I'm going to keep the

# formatting really simple so it'll be displayed in

# an easy-to-read fashion.



my $in{'logdata'} = <<END;

$in{'name'}

$in{'formelement1'} | $in{'radiobutton2'}

$in{'checkbox1'} | $in{'checkbox2'}

END

如果你是这段脚本的作者,你可能知道其中变量的意
思,但是如果别人读这段脚本呢?你大概不希望他们
花费他们的余生去破译你写的未加注释的代码(除非
他们按小时给薪水)。因此给别人一些方便吧!

规则4:整洁的代码是可以维护的代码。这条规则和
第三条规则同样重要。看看下面的代码:

for ($i=0;$i<=$#blah;$i++){if ($blah[$i]~=/punk boy/g;)

{print "I hate this code";}else { print "nappy";}}

- 它可能不会产生错误,但很难读,更不用说很丑陋
了。即使有注释,也会让人花一天的时间指出它只是
一个在“blah”数组中查询词组“punk boy”的
“for”循环。如果词组存在,将打印“I hate
this code”,否则打印“nappy”。如果象下面这样
写,就更漂亮和更容易理解:

for ($i = 0; $i <= $#blah; $i++) {

if ($blah[$i] ~= /punk boy/g;) {

print "I hate this code";

}else {

print "nappy";

}

}

都明白了吗?别着急,你会明白的。>>

第一页 用Perl制作CGI - 第一天
第二页 基本规则
第三页 往下进行
第四页 变量、数组和联合数组




本文根据 网猴 相关文章改编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。